作者:甘球 2016-02-21 11:12 来源:简书 编辑:美朵
今年春节没有回家过年,虽然单位也有放假,但最终还是决定留在这座城市,一个人度过这个假期。曾经无数次想过一个人在外过年的场景,在一个孤单的房间里,就着买来的几个菜,喝着闷酒,听着窗外传来的烟花爆竹声和欢笑声。
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。室友爸妈没回家,所以留下来与我一起过年,于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做了一顿还不错的年夜饭,也算有个过节的仪式。
除夕当晚,大学里的一位老师问我,没有回家过年,除了文字,还有什么能够温暖你在异乡的除夕夜?
一语戳中泪点。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。或许独自一人在外习惯了,他乡与故乡在我眼里区别不大,在哪里过年也就一个仪式罢了。我想了许久,发现除了文字,确实没有其他东西能够温暖这异乡的除夕夜了。
不过,这几天过去,假期临近尾声时,我似乎又找到了些许答案。这几日的悠闲,让我看了几本好书,也算温暖了孤寂的心灵吧。
《乌合之众:群体心理研究》
法国人居斯塔夫·勒庞这本大众心理学开山之作被我买来放置已久,一直没有时间翻阅。大概因为内容缺少情节,看起来颇有些费力,所以直到节前放假才好好拿出来阅读。
我并没有完全看懂这本书,书中的一些观点,看似合理,实际上有些地方还是值得讨论。单就这本书的中文译名“乌合之众”,就已经让很多人觉得有失偏颇。不过,当你把勒庞的观点和现实相结合之后,就会发现其实他说的在理,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,群体的特性暴露无遗。
勒庞在书中描述的群体,并非是指普通意义上的大众或者群众,而是指受某一事件、演说、刺激、恐惧、爱恨的刺激而聚在一起,为了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。这些人的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,只服从自己所受到的冲动,情绪无常甚至盲从易怒,特别是在某个有领导力之人的引导之下,更是没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不管怎么说,看完勒庞的《乌合之众》,也对于一些曾经切身体会到的现象表示理解了,比如网络暴力。正好看完这本书的当晚,曾经认识的一位年轻基层干部与我聊起他在乡村工作的感悟,也让我对这本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《创业维艰: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》
知道这本书,是因为在2015年的很多推荐书单中,本·霍洛维茨的这本书都位列其中,让人难以忽略。它和另外一本书《从0到1: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》,成为过去一年里科技创业者们《圣经》般的读物。
我一直想要在四川省图书馆去寻找这本书,结果发现它一直处于被借出状态,甚至已经有人把三月份的档期都预约满了。幸好,你在任何一家书店的商业书架上,都能看到它高傲地挺立在群书之中,与之相伴的还有那本《从0到1》。
小主,按键盘右方向键 → 翻页可以跳过片头呢
下一篇:我们再也找不回演至尊宝的周星驰了